什麼時候需要做PET掃描?(2025-5-5)
「醫生,我是原位癌,要做PET Scan(正電子掃描)嗎?」由於病人的癌細胞並未侵蝕乳腺管之外組織,淋巴結並未受影響,醫生未有要求她做PET掃描。
另一名乳癌病人的癌腫瘤大約6厘米,淋巴結有轉移,臨床上乳癌期數是第三期,醫生遂建議她進行PET掃描,以檢測癌細胞有否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,以確定她術前的乳癌分期,以制定更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病人透過乳房X光造影、超聲波及抽針等檢測方法,確定腫瘤是癌症後,會利用成像程序進行分期,傳統方法例如結合胸部X光和腹部超聲波、電腦斷層掃描、骨骼掃描和磁力共振。近十年愈來愈多病人選擇更先進的混合分子成像技術,例如PET掃描,因為它能「一次過」掃描胸部、腹部及骨骼,檢測淋巴結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隱匿性轉移。
美國的國家綜合癌症網絡(NCCN)和歐洲腫瘤內科學會(ESMO)建議,PET掃描應在標準分期研究或在常規方法產生可疑或不確定結果時使用;或懷疑有淋巴結或全身性轉移時使用。最近香港乳癌基金會亦就PET掃描在早期乳癌患者應用訂立標準,建議有較高遠端轉移風險、臨床上出現可疑徵狀患者使用。
事實上,通過PET掃描可以更清楚看見淋巴有沒有轉移至腋下、鎖骨,甚至胸骨後面的淋巴位置,這些都會影響分期。再者除了轉移至淋巴,癌細胞也可能通過血液,轉移至其他器官,例如骨、腦部、肺部、肝臟。若有這個情況,已經屬第四期。
如果病人在確診乳癌後,醫生懷疑或確定她的淋巴結陽性、或者懷疑或確定癌症遠端擴散,甚或病人需要前置化療等,不論腫瘤大小,醫生會建議病人在手術前進行PET掃描。當然筆者亦遇過不少零期或一期乳癌病人,淋巴結沒有受影響,但為慬慎起見,自願要求進行PET掃描。
PET掃描在乳癌分期的應用愈趨普遍,但它並非診斷乳癌的工具或檢查臨床良性乳房病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