術後新生 接受新的自己 (2022-09-08)
對不少確診乳癌的女士而言,在得悉患癌時最初數天,腦袋內的思緒多如繁星,其中一種愁思可能是︰接受乳房切除術後,應如何看待自己的乳房?
這種憂慮普遍埋藏於乳癌患者心中,帶來的影響可能持續數年。葡萄牙波圖腫瘤研究所一項研究發現,約500名乳癌患者在罹患癌後5年仍未釋然。有5成半人患上焦慮或抑鬱;接受全乳切除術的患者,較接受保留乳房手術的患者更大可能患上抑鬱。
生活上出現變化,人們往往會預留時間及空間適應;當身體形態出現變化時,箇中道理亦類同,患者宜慢慢接受新的自己,再以最舒適狀態繼續往前走。
乳房作為女性的第二性徵,部分患者選擇在術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,或有助減少對身體形象的焦慮。市面上有不同種類的義乳及胸圍,供乳癌康復者平日穿戴。如果康復者有經濟壓力,基金會設有義乳及胸圍送贈計劃,助患者在術後建立自信。詳情請致電25256033或25973251查詢。
不過,有患者視手術後的身體形態為新的自己,接受傷痕。《時代雜誌》上世紀90年代一輯封面照,曾刊出乳癌患者、美國社運人士Joanne Motichka乳房切除手術的疤痕,讓大眾有機會直視乳癌手術的真實面貌,掀起社會討論之餘,亦成為推動關注乳癌的轉捩點之一。有美國作家提出,戴義乳、重建乳房等措施,是源於社會界定了女性應有的模樣。
社會對女性身體變化的討論眾說紛紜,患者應如何看待自己?其實最重要是跟隨心中所想,找到與自己舒適地相處的方式。始終每人的立足點與考慮不同,無法一概而論。乳癌患者謹記,應先與醫生作詳細討論,了解各種治療選擇的效果和風險,再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抉擇。
霍何綺華博士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
立即讚好香港乳癌基金會Facebook專頁及查閱專欄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