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會】 加強乳癌篩查,保障婦女健康
乳癌自1994年一直為本港女性頭號常見癌症,新症數目連年上升,2021年女性乳癌新症個案達6400宗,按年上升13%;而政府在2021年推出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亦於去年9月完結,適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在月底發表,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和林琳,聯同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博士、創會人張淑儀醫生、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,癌症策略關注組召集人麥嘉欣先生和其他專家召開記者會,建議政府加強乳癌篩查先導計劃,及早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展40歲或以上婦女全民乳癌篩查,共同守護本港婦女健康。
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,「目前政府推動的乳癌篩查主要以風險主導,即市民需具備一定風險條件才能獲資助篩查,受惠人數因而受限。」 全民乳癌篩查除了實踐政府預防為重的醫療方針,減低晚期乳癌發病率,更重要的作用是減輕未來的整體醫療負擔。她表示稍後將會聯同專家小組約見衞生署和醫務衞生局代表,進一步反映對本港乳癌防治的意見。
立法會議員林琳指出,乳癌作為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已呈年輕化趨勢,然而許多年輕女性對自身身體狀況缺乏重視,將健康問題僅放在次要或第三位置。因此政府需加強對年輕女性的健康教育,通過增強她們對乳癌相關知識和症狀識別的認識,提高女性對乳癌預防的意識。
香港乳癌基金會曾於去年9月發表一項以本地數據進行的研究,結果顯示在無症狀下透過乳房X光造影檢查,比較有症狀下自我發現的癌症個案,平均治療費減少接近三成。若為本港十萬名具平均風險的40歲婦女以乳房X光造影作乳癌篩查推算,總治療費用長遠可減少超過三成,折合約7.7億港元。
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博士曾於2003年確診患上乳癌,作為過來人,她建議每位女性由40歲開始應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。香港乳癌基金會亦一直提供可負擔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,及為有經濟需要的女性提供免費檢查,並致力推廣乳健教育和提供患者支援服務。
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說:「乳癌在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,然而本港女性乳癌篩查仍未成為習慣,八成以上乳癌患者都是有硬塊才求醫,導致確診癌症時期數較後,病情更複雜,需要承擔更高昂的醫療費用。」
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表示,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早已推行乳癌篩查計劃,如南韓、日本、新加坡和台灣,香港則在2021年始展開第一輪乳癌篩查先導計劃,較鄰近地區落後二十年,有需要進一步推廣和完善計劃。
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博士曾於2003年確診患上乳癌,作為過來人,她建議每位女性由40歲開始應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。香港乳癌基金會亦一直提供可負擔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,及為有經濟需要的女性提供免費檢查,並致力推廣乳健教育和提供患者支援服務。
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說:「乳癌在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,然而本港女性乳癌篩查仍未成為習慣,八成以上乳癌患者都是有硬塊才求醫,導致確診癌症時期數較後,病情更複雜,需要承擔更高昂的醫療費用。」
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表示,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早已推行乳癌篩查計劃,如南韓、日本、新加坡和台灣,香港則在2021年始展開第一輪乳癌篩查先導計劃,較鄰近地區落後二十年,有需要進一步推廣和完善計劃。
有鑑於政府在2023/24年度有意加強乳癌篩查先導計劃,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和林琳,香港乳癌基金會及其他專家小組代表,提出對新一輪先導計劃四大期望:
一.設立一站式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平台
分配資源加強宣傳乳癌篩查先導計劃,包括增設乳癌篩查計劃專題網頁,參考新加坡篩查計劃,將乳癌風險評估工具、乳癌資訊、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的報名方法和合資格進行資助X光造影的診所名單等資訊,整合並上載至網站。另增設網上預約功能,方便市民瀏覽和參與。同時透過社交媒體、電視廣告、地區康健中心等途徑廣泛宣傳,提升市民參與率。
二.提升乳癌篩查的技術
加入3D乳房X光造影檢查減低假陽性和召回率,讓大眾了解不同檢查方法的利弊,並增設乳癌篩查醫療券,供合資格獲得資助2D乳房X光造影檢查婦女按需要自行選擇加購更全面、準確的3D檢查,鼓勵市民為健康負責。
三.深化公私營協作
著手展開醫療融資研究,與保險、私營醫療機構及非牟利組織等多方持份者協商,以增設乳癌篩查醫療券鼓勵市民加購、共付檢查費用等方式,吸引更多優質醫療機構參與政府篩查計劃,利用現有私營市場為40歲或以上婦女作全民乳癌篩查,長遠降低社會整體公共醫療負擔。
四.加強宣傳教育
應加強宣傳婦女健康教育,並透過不同渠道,例如:社交媒體、電視廣告、報章雜誌等,並邀請著名乳癌康復者作分享,鼓勵婦女實踐健康生活模式、關注乳房健康等,並呼籲婦女定期檢查的重要性。同時就各類婦女疾病的預防方法製作宣傳片,派發健康或婦科病的單張刊物,以加強女性關注健康的意識,並提高她們對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的重視性。
記者會直播連結
Facebook:
YouTube: